清华大学美术学院:装置设计

1635839687373026

灵 感 来 源

 

从五张董其昌的《赠珂雪山水图卷》中提取了灵动、通透、超逸的晕染技法,对它进行了抽象、转译,形成了装置的形态。

装置呈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美,营造出空灵的艺术风貌。

1635839790836570

 

灵感来源和概念发展

 

作品从五张董其昌的《赠珂雪山水图卷》中提取了灵动、通透、超逸的晕染技法,对它进行了抽象、转译,形成了装置的设计形态。

装置呈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美,营造出空灵的艺术风貌。

1635839927385247


环境参数化分析和场地适应性

 

作品根据场地的长宽比、高差、日照、风动、人的姿态等条件设置参数,从而得到装置的造型和结构。

装置具有较高的场地适应性,可以搭建在空旷的巷道中、建筑物立面旁、台阶旁、室内环境中,解决局部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。

轻盈的柔性表皮会随着季节、天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,寓意人与自然山水的互动,气韵生动。

起风时,使用者临风轻倚在柔性的织物壁面上;黄昏时,行人可以在装置中休闲;细雨朦胧时,使用者可以坐在韧性织物界面下避雨。

1635840027915156

人体工程学分析和使用效果图

 

曲面的柔性织物表皮呼应了人群流动的状态,装置还能灵活地适应使用者不同的姿势和使用需求。

作品以人的尺度为原则打造了多样化的使用方式(坐、卧、趴、倚、靠、蹲),考虑了社交距离,为人们提供了舒适、灵活的使用空间,满足了人们与自然亲近互动的情感需求。

1635840073476135

建筑构造与施工流程

这件作品采用了3D打印、模块化设计、循环使用的智能建造技术,其柔性织物表皮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框架的模块组件都能够轻松拆卸、重新装配,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和环保性。

设计感悟

 

“水墨灵动”整合了生态、互动、适应性、智能化等功能,是一件具有地域感、科技感的作品。

作考虑了阳光、季风等微气候条件,具有较高的场地适应性,以人的使用需求为核心因素,提供了多种使用状态。

作品以传统文化为线索,通过创新技术材料的应用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,实现了传统文化信息的当代转译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34赞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