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有生命的主要题材,它以多样的姿态组成丰富的主体轮廓,用不同的色彩构成瑰丽多彩的景观。山、水、建筑因为植物的融入而显得生机和灵动。它不但以其本身的色、香、形态作为园林造景的主体,同时还可以陪衬其它造景题材产生生机盎然的画面。本文从植物景观营造入手,探讨居住区园林景观如何利用植物营造不同意境美感。
园林植物常见的配置手法主要有列植、孤植、对植、组团、丛植、片植等几种。不同配置方式给人带来不同意境美感。
列植也称带植,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,可以是单行、环状、错行、顺行等,按一定株距栽种,一般用在行道树或者场地边界,或者入口区、车行路、规则式场地空间。
• 于空间的尽头,视线焦点的地方着重处理,保证有景可观。
孤植是突出表现单株树木的个体美,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,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。孤植一般选择树形较好、观赏价值较高的乔木。
▶空间开阔,视距长———特选大乔
• 体量上较周边植物有明显优势,避免周边有其他大乔木的干扰。
• 避免放在场地正中,可依据黄金分割点,位置稍偏移一点更具美感。
• 花乔观赏性较周边植物有明显优势,如红枫、丛生石榴等。
• 小空间草坪如果种植大乔木则会使空间变小,显得局促。
• 在点景树四周,最适视距在树高的4~10倍左右,所以至少在树高的4倍水平距离内,不要有别的景物阻挡视线。以蓝天、水面、草地、及简洁单一的植物色彩做背景,加以衬托。
对植即对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,多用于大门、建筑入口、桥头等突然收窄的空间。选择两株或两丛相同或者相似的优美树种,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,形成呼应的种植形式。
组团是由不同种类,不同高度,不同颜色的植物经过合理搭配,形成具有层次、色彩、视线凝聚作用,表现植物的群体美,布置在有足够距离的开阔场地上。典型的组团以乔木为主,辅以灌木和花草组成合理的复合植物群落,在实际运用中,要注意苗木层次高低,过渡自然。
多株同种苗木呈现一丛的栽植手法。可用作主景或配景,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。配置宜自然,既能表现植物群体美,又能展现树种个体美。多用于道路两旁、场地上、种植池等区域。
片植是多株同种苗木呈现一片林子的栽植手法。用于道路两旁、场地上或背景处。宜选择整齐的、有姿态的苗木。
手法:列植、片植、组团
效果:遮阴、形成序列、引导视线
手法:孤植、对植、阵列、片植、组团
效果:展示、营造氛围、序列感
手法:孤植、片植、组团
效果:围合、观赏价值、树荫
手法:孤植、片植、组团
效果:点景、营造氛围、作为背景、烘托水景
• 建筑北侧:日照不足,满足消防要求,以近人尺度的中下层种植搭配为主。
• 建筑南侧:采光好,有利于植物生长,不要影响室内通风与采光,大乔点位不能位于窗户对面。有窗,乔木与建筑保持4~6米距离;无窗,乔木与建筑保持2米距离。
绿化空间可分为林缘线(平面空间)和林冠线(立面空间)两种,林缘线处理对植物配置的设计意图反映在平面构图的形式上。植物空间的大小、景深、透景、气氛的形成等大多依靠林缘线处理。
林冠线是树林或树丛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,不同高度的乔灌木组合成的林冠线影响着人们的视野和空间感受。这就要求林冠线的设计要有起伏、韵律,有重点,还要注意四季色彩的变化。
下载链接为网盘地址,如链接失效,可评论或私信告知。
暂无评论内容